天天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3章 乔治三世 重塑王权与时代的辉煌与悲歌(第1页)

一、即位之前

乔治三世于1738年6月4日在英国伦敦的诺福克府出生,祖父是当时的国王乔治二世(GeorgeII),父亲是威尔士亲王弗雷德里克(Frederick),母亲是来自德意志肖邦萨克斯-戈萨(Saxe-Gotha)的奥古斯塔公主。由于与国王乔治二世关系不佳,威尔士亲王和妻子被逐出了王宫。乔治三世比预产期早产了两个月,大家普遍认为他可能活不长久,因此在他出生当天就接受了圣詹姆斯教区牧师的施洗。7月4日,牛津主教又为乔治三世进行了公开洗礼。乔治三世的教父是萨克森-哥达(Saxe-Gotha)公爵,教母是普鲁士王后。

乔治三世出生的第二年(1739年),英国和西班牙之间因为长期的贸易摩擦爆发了“詹金斯耳之战”。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一名叫罗伯特·詹金斯的英国船长声称自己的耳朵在1731年被西班牙海岸警卫队割掉,这一事件引发了英国民众的强烈愤慨。随后,英国在1740年又被卷入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时任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尔(RobertWalpole)不愿也无力领导英国将战争继续下去,因此宣布辞职。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后,英国内阁首相的大权最终转移到了国务大臣威廉·皮特(WilliamPitt)的手中。

1751年,威尔士亲王弗雷德里克去世,乔治三世成为王位的法定继承人。从小受父母及其私人教师约翰·布特(JohnBute)的影响,乔治三世的思想中萌生了王权复兴的意识,对祖父乔治二世的“遇事推诿”等政策以及辉格党对英国的统治感到不满,这也为他即位后对辉格党的大清洗埋下了伏笔。1756年,乔治三世18岁生日时,他被赏赐可以住进圣詹姆斯宫,但在母亲的劝说下拒绝了这一赏赐。

同年,英国与法国之间因对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争夺导致两国矛盾日益激化,最终爆发了从1756年持续到1763年的“七年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英法两国之间的较量,也是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关键战役。

二、恢复王权

1760年,乔治二世去世,乔治三世登上王位,成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王。此时,英法之间的七年战争尚未结束,英国内阁受控于威廉·皮特与纽卡斯尔公爵建立的辉格党,国内也正处于反对辉格党专权的保皇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高涨的时期。从小在英国长大的乔治三世经常被其母亲教导要做一个掌握权力的真正国王,因此他对辉格党的掌权感到不满。他将首相视为国王意志的传达者,希望能够改变内阁仅仅是名义上的“国王的臣仆”的现状。

登位之初,乔治三世以英国人的身份向议会发表了就职演说,淡化了自己与德国汉诺威的关系。即位之后,乔治三世秉持“恢复王权”的思想,开始组建“国王之友”派政治力量,为实现王权的集中做准备。当时,由于辉格党的长期执政使得英国长期处于连年战争的状态,招致了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的不满,进一步增加了支持国王的力量。18世纪上半叶的王政复兴思潮也为乔治三世复兴王权提供了话语基础,一些失势的保王党和托利党贵族发表言论或着书立说,表达对辉格党的不满,希望借助君主的力量改变这种局面。

为了维护国内政局稳定,乔治三世采取了步步为营、逐个击破的方式,逐步摧毁辉格党的优势局面。1761年,乔治三世任命自己的私人教师约翰·布特为内阁国务大臣。这时,辉格党内部在战争政策上出现了分歧:财政大臣纽卡斯尔公爵主张进行和平外交,而国务大臣皮特则主张通过战争来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新晋的国务大臣布特入阁后便宣布了自己的反战立场,与纽卡斯尔公爵形成联合。最后,孤立无援的皮特于同年10月5日辞职。内阁长期被辉格党两大派(皮特派和纽卡斯尔派)联合控制的局面宣告终结。

虽然纽卡斯尔公爵与布特都赞成停止对外战争,但两人对何时停止战争产生了分歧。由于国王乔治三世支持布特,内阁多数成员为讨好国王也都站到了布特这边。1762年5月,纽卡斯尔公爵因受到排挤辞去了财政大臣的职位。之后,布特被任命为内阁首相,布特内阁成立,标志着辉格党的优势开始终结,也是乔治三世确立个人统治的第一步。

为了进一步控制议会两院,乔治三世将贵族册封权和官职任命权用到了极致。他不断册封自己的亲信为贵族,安排他们进入上议院,又在下议院培植忠君势力;还在内阁里任命自己看中的官员。通过这些手段,乔治三世初步建立了个人的统治,在议会中形成了一个“国王之友”派。内阁中少数存在的辉格党人士在思想上也开始向“国王之友”派转化。内阁中多为忠君且无党派的贵族,以及一些主张强化王权的托利党贵族,辉格党失去了对内阁的控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频繁换相

在乔治三世统治的早期,英国政治舞台频繁上演着内阁更迭的戏码。1763年,随着七年战争的结束和《巴黎和约》的签订,英国首相布特因处理内政不善,特别是在开征“苹果酒税”上引发的全国性抗议浪潮中,被迫辞职。这一事件标志着乔治三世个人统治的一次挫败,也让他意识到首相人选需具备丰富的政治经验和议会支持。

随后,乔治三世开始尝试在辉格党中寻找合适的首相人选。格伦维尔和罗金汉先后上台,但两人的政府都未能逃脱短命的命运。格伦维尔政府因应对内外交困的局面不力,特别是北美殖民地征税问题引发的抗议,最终在议会反对派的活动下垮台。罗金汉政府则因对北美殖民地采取怀柔政策,废除《印花税法》导致政府分裂,最终在乔治三世与皮特派组建新政府的谈判中解散。

皮特上台后,试图组建一个超党派的政府,但这一理念并未能弥合政治分裂。皮特因健康问题逐渐退出政治舞台,而政府为征收北美殖民地商品进口税制定的《进口税法》更是引发了内阁的公开分裂,最终迫使皮特再度辞职。

在皮特辞职后,格拉夫顿上台组建了一个过渡政府,但因支持议员威尔克斯而被指责滥用权力,最终不堪压力辞职。这一系列频繁的内阁更迭,反映了乔治三世在追求建立稳定忠君政府过程中的艰难探索。

直到18世纪70年代初,诺斯勋爵凭借其多方面的才能和对王权的尊重,获得了乔治三世的信任,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王之友”政府。

四、王权危机

诺斯政府成立后,乔治三世给予了最大的支持,甚至将君主的官职任命权交予其支配。诺斯也非常清楚:只有明白君主意图的首相才是真正的首相。诺斯与乔治三世之间结成了真正的同盟:君主利用个人的影响力以及特权支持首相,首相及其领导的内阁也坚定贯彻君主的意志。因此,诺斯领导的“国王之友”政府维持了12年之久。

在诺斯政府执政的前5年中,推行的是一种缓和政策。在政治方面,释放了监禁中的威尔克斯,并于1774年允许威尔克斯再次当选议员进入下院,平息了一些激进派的不满。在经济方面,政府推行财政平衡政策,土地税保持不变,对奢侈品开征新税,以逐步缩减高额的国债。在外交方面,政府执行对欧洲的不干涉政策,并为缓和与北美殖民地的关系废除了《进口税法》,仅保留象征性的茶税,这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北美局势。

然而,18世纪70年代中后期,北美独立浪潮兴起,其引发的战争导致了国内政治危机,最终使乔治三世的个人专政统治未能长久。1773年底,波士顿发生了倾茶案(TheBostonTeaParty),使得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迅速激化。乔治三世力促诺斯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进行镇压。诺斯政府不顾辉格党的反对,对北美地区采取高压政策,派出军队镇压“茶党”,引发了面对面的武装冲突。随着大陆会议的召开及《独立宣言》的发布,北美走向了与英国对抗并谋求独立的道路。面对北美时局,英国议会内部产生了分歧,多数人与乔治三世一致,认为英国应当诉诸武力,但罗金汉、皮特等辉格党人则反对对北美的高压政策。辉格党政治家攻击政府、反对战争的言论开始侵蚀诺斯政府的根基。

随着1777年10月英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的惨败,内阁及议会中的反政府力量开始抬头,不少议员放弃了对政府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1778年诺斯勋爵提出了辞职,但由于乔治三世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继续推进对北美地区的战争政策,因此拒绝了诺斯的辞职请求。最终,在君主的支持下,诺斯政府摇摇欲坠地又坚持了几年。

为了解决北美战争中的兵员枯竭问题,英国议会于1778年通过了《罗马天主教解放法》,规定天主教徒只需简单向国王宣誓效忠即可参军。这引起了新教徒的不满,各地成立了多个以废除该法为目标的“新教联合会”(ProtestantAssociation),乔治·戈登(GeorgeGordon)成为伦敦地区联合会的领导人。1779年,英国约克郡乡绅、地主等各阶层向议会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请求限制王权,反对王权的过度扩张,抵制王权对政府及议会的影响力。一年后,这次请愿活动波及到了全国,有24个郡举行了类似的请愿运动。这意味着乡绅这支传统上支持王权的力量也加入了反对派的行列中,大大动摇了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

北美战争一再扭转英国国内政局,1780年初,除了最保守的“国王之友”外,几乎所有的政治势力都站到了君主及其政府的对立面。1780年6月2日,戈登在伦敦的圣乔治广场集结了6万名支持者,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请愿活动,他们向威斯敏斯特宫挺进。由于议会在是否接受请愿书的问题上一直拖延不决,导致请愿活动很快演变成一场社会下层参加的暴乱。为了平定暴乱,政府和议会暂时弥合了分歧,调动军队成功平定暴乱。但这场暴乱的发生反映出伦敦下层民众对政府政策的不满,民心的丧失加速了诺斯政府的垮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1780年的“戈登暴乱”,不仅是英国社会对议会1778年法案的公然反对,也是对乔治三世复辟专制的全面回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君主专制从此开始从英国政治舞台逐步淡出。1781年11月,英军主力在约克镇败降的消息传到国内,英国国内各社会阶层都极为震惊。最终,因乔治三世拒绝停止战争,导致英军在北美战争中遭到全面溃败。北美战争的失败给了诺斯政府最后一击,也使得乔治三世个人失去了统治的社会基础。1782年3月18日,诺斯政府最后垮台,乔治三世只好再次任命罗金汉上台组阁。

新内阁由罗金汉与谢尔本(Sherborne)联合组建,罗金汉在内阁中占主导地位。然而几个月后罗金汉去世,谢尔生成为内阁首相,这引起辉格党中其他派系的不满。1783年,谢尔本政府缔结了关于英美停战的《巴黎和约》,在下议院遭到广泛的质疑。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巴黎和约》的签署、北美殖民地的失去,使乔治三世的威望被进一步动摇。面对强大的压力,谢尔本内阁最终垮台。

五、淡出政治

1783年12月,波兰特内阁政府提出《印度法》(IndianBill)草案,旨在限制东印度公司的权力,将其对属地的管治权及殖民地官员的任命权转移到英国政府任命的委员会手中。然而,人们发现这个委员会中大多数都是福克斯派和诺斯派的人,其中还有诺斯的儿子。在法案提交上议院表决时,乔治三世公开反对,最终《印度法》在君主的强硬表态下被上议院否决。1783年12月18日,在福克斯、诺斯还未做出反应时,乔治三世便宣布解散内阁,几天后便任命小威廉·皮特(WilliamPitt,theYounger)组建内阁。以小威廉·皮特为首的托利党上台,标志着乔治三世后期统治的开始。对于乔治三世来说,他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任命政府大臣,议会仍然与王权合作,这些都使英国政治获得了较长时间的稳定。小皮特上台后,乔治三世的政治压力减轻了许多,得以开展更多其他领域的活动,比如在农业上鼓励人们进行技术革新以提高粮食产量,频繁地参与各种公共活动与民众交流,利用闲暇时间培伴自己的子女等。

1783年之后,乔治三世的政治影响力逐渐下降,但他却日益受到国内民众的爱戴。以王室为中心的仪式、庆典、节日等公众活动广泛流行,国王乔治成为不列颠民族的象征和民众爱国热情的焦点。《天佑吾王》(“GodSavetheKing”)在伦敦剧院上演多达90场以上,并且在19世纪初被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视为国歌。1786年之后,乔治三世在媒体中的形象被更多地描绘成一位亲切而朴素的乡间农民。1789年以后,乔治三世则日益被报纸刻画为圣乔治、约翰牛,被看作国家的守护者和象征。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及此前的北美独立战争,都掀起了广泛的思潮激荡,让持有保守主义立场的英国政府感到危机。拿破仑上台后对欧洲的征服,严重冲击了英国此前建立的欧洲均势体系。1793年至1807年之间,乔治三世虽仍处于王位,但已不再实际掌控内阁。以小威廉·皮特为首的英国内阁,在此期间同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等欧洲国家组织了反法联盟,向法国发起挑战。在七次反法联盟中,英国在特拉法尔加战役中取得巨大胜利,彻底打破了拿破仑的海上封锁计划。1813年,英国在维多利亚战役中取得胜利,俄普奥联军在莱比锡战役中也给法国造成重创。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瓦解,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6月18日,反法联军在滑铁卢与法国进行决战,最终击败了拿破仑。

拿破仑战争后,英国主导重新构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格局——维也纳体系,以维护自己的海上霸权。这一体系通过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条约,重新划分了欧洲各国的疆界,确保了各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防止任何单一国家再次威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六、久病离世

乔治三世统治后期逐渐淡出政治,日子比较清闲,开始研究植物学。然而在1788年的一场大病后,乔治三世的身体便每况愈下,精神状态也出现了异常,王后将他转移到伦敦郊区的小镇疗养。在小镇里,乔治三世虽然一度恢复了的神智,但却很难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后来的研究人员从乔治三世出现的脉搏过速、严重皮疹、两眼充血、两脚浮肿、尿呈红色等症状的分析,认为国王得的是一种罕见的卟啉病。1810年,乔治三世开始出现精神错乱,已经不适合统治国家了。于是从1811年开始,乔治三世的长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四世(GeorgeIV)担任摄政王,处理相关事务。1820年,乔治三世病情加重,最终于1月29日离世,享年82岁。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请大家收藏:()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婿欲  虐完我,前妻后悔了,求我回头  生活,生下来,活下去  大帝禁区:师傅死后,我疯了  杀尽仙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穿书之团宠小厨娘已躺平  三界长生传  天命降临之人间道  狐妖小红娘:我在涂山做幕后大佬  明日方舟:凯尔希的哥哥越狱中  亲亲反派的腰窝  她太乖了,禁欲大叔只想宠坏她  四合院:阎解旷的潇洒人生  我女友与宝可梦的惨烈修罗场  梦演师  风水长生路  组织听我指挥,华夏序列启动  踏路真恒  他们为之着迷  

热门小说推荐
休了那个陈世美

休了那个陈世美

大闺女,娘,爹这样的渣男,休了就是赚到了!二闺女,渣男贱女天生一对,娘成全他们,在一旁看戏,机智!三闺女,娘,天下英豪何其多,渣爹这颗歪脖子树配不上你。小儿子,渣爹学谁不好,偏偏学陈世美杀妻抛子,史无前例的渣。腰中别菜刀,心中有菜谱的柳茹月点点头,孩儿们说得对!我们的目标是齐,休了那个陈世美!PS这是一篇美食文,女主自立自强,主打温情向。架空世界,不要纠结菠菜番茄土豆向日葵等番外菜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原滴,谢谢!430万字完结老书炮灰大作战,欢迎大家去看哦!农门娘子有点彪也马上完结了哦!如果您喜欢休了那个陈世美,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我的王陛下

我的王陛下

玉娇是精灵国,国王陛下的鱼池里面的一条小锦鲤,因为自己是一条会带来好运的鱼,所以在后宫非常的得宠,一次国王陛下御驾亲征,受伤回宫,经过鱼池,手上的血滴在了鱼池里面,被正在呼吸的锦鲤玉娇完全吸收,从而带有龙族血气,经过多年后的修炼,玉娇化成人形,成为了国王陛下的福星王后如果您喜欢我的王陛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出嫁当天被弃,抢来的军婚甜蜜蜜

出嫁当天被弃,抢来的军婚甜蜜蜜

王优优穿越到八十年代,一个傲慢刁蛮,懒惰不讲理的娇气包身上。可怕的是,原主出嫁当天被弃,接亲的队伍接走了她的继妹,气得一向骄纵的原主,脑筋搭错线,当即改嫁前来喝喜酒的老同学陆行飞。陆行飞不肯,她便污蔑陆行飞与她有一腿,还选择跳池塘,以死相逼。王优优的养母吴桂芬见状,把王优优从水里捞起来便直接扔到了陆行飞家。大家都在...

侠气逼人

侠气逼人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如果您喜欢侠气逼人,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重生后我成了郡王的黑桃花

重生后我成了郡王的黑桃花

凤府的嫡女凤奕落患有眼疾,又从来不出府门。人都说她定是个奇丑无比的病秧子,实在难与郡王相匹配,众口悠悠,积毁销骨,人言可畏。二人大婚之日,凤奕落不小心打翻烛台,新房燃起熊熊大火,她挣扎着出不去,最后葬身火海。本以为就这样死去了,没想到竟然重生了。重生之后的凤奕落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仅眼疾突然好了,还想尽各种办法退婚,这让本不大在意的郡王着实起了兴趣,本想着捉弄她一番,却没想到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如果您喜欢重生后我成了郡王的黑桃花,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焕光划夜

焕光划夜

在绵延千里的山脉之中,隐藏着一个未知的国都。迪恩克莱维特生活在这里,以刺客的身份继承着爷爷要走出国门的夙愿。同时,国家的腐朽与黑暗逐渐显现,一段被封印的历史也开始回归大众视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