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2节(第1页)

据说,周公摄政一共七年。头三年平息叛乱,第四年封建诸侯,第五年营建成周,第六年制礼作乐,第七年还政成王。礼乐制度,是他最后的作品。

可惜没人知道周公怎么想。

何况奠基中华的,也不止他一个人。

但做一个盘点,是可以的。

线索也很清晰。

首先是忧患,忧患“天命无常”而“不易为王”,这才有了“君权天授”。[6]然而就连周人自己也认为,他们的领导权和代表权,名为“天授”,实为“民授”,这就必须“以人为本”,也就有了“人本精神”。而且,这种精神还可以也应该这样表述——

天人合一归于人。

当然,得补充一句:是群体的、家国的、伦理的人。

群体至上,就只能“以德治国”。何况华夏国家的建立,并没有经过“炸毁氏族组织”的革命,反倒直接从氏族和部落过渡而来。夏商周,都如此。周人建立的国家联盟,更是家国一体的家天下。基础,是井田制的小农经济;纽带,是宗法制的血缘关系。对于这样的群体,德与礼,显然比法律更合适,也更管用。

德治的结果是人治,以德治国也必然变成圣人治国。这倒是相当契合人本精神。于是有了“一个中心”,这就是德治;也有了“两个基本点”,这就是礼和乐。礼乐是“行得通的力量”,圣人是“看得见的榜样”。以圣人代神祇,以礼乐代宗教,势必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世俗社会,引向一个个可以落到实处的道德规范。忠不忠,看行动。“现实精神”产生了,它可以也应该这样表述——

知行合一践于行。

同样也得补充一句:是群体的、家国的、伦理的行。

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艺术精神”。实际上,艺术就是“以最独特的形式,传达最共同的情感”。形式独特,就引人入胜;情感共同,就引起共鸣。共鸣,就心心相印,就息息相通,就团结友爱,就同心同德。总之,艺术的功能之一就是“群”。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群体意识”,则是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我们民族的“艺术精神”可以也应该这样表述——

礼乐合一成于乐。

毫无疑问,这里说的“乐”,是音乐(艺术),也是快乐(审美)。但无论艺术还是审美,也无论其风格是温柔敦厚、汪洋恣肆、恬淡虚静还是潇洒飘逸,都是群体的、家国的、伦理的,也是和谐的。即便有戏剧冲突,亦无非忠与孝、仁与义、人情与王法的矛盾;而冤案则总能平反,结局肯定大团圆。因为我们不但要忧国忧民,还要自得其乐。

忧是出发点,乐是终点站,群体意识则是一以贯之的文化内核。

这就是周人的遗产,是他们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产物:一个内核(群体意识),两只翅膀(忧患、乐观),三大精神(人本、现实、艺术),四种制度(井田、封建、宗法、礼乐),堪称体大思精、尽善尽美。

实际上,从“君权天授”,到“以人为本”,到“以德治国”;到“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保证和谐”,周人创造的原本就是一个完整、自洽、互补、稳定的系统,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多方面。中华文明超级稳定毫不奇怪,展翅盘旋就更是当然。后来即便外族入侵,也只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周人,也许真是皇天上帝的“嫡长子”。

嫡长子是有特权的。在此后将近五六百年的大好时光里,周的君子和淑女们青春年少,心智洞开,遂演绎出无法复制的倜傥风流。

那才真是“中华范儿”。

后记

时间开始了

1.观念

对于人类来说,有三个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其实都在各自领域试图回答它们,只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回答,或愿意回答。

比如历史学。

在人文学科(文史哲)当中,历史学,尤其是考古学,可能最接近于自然科学。所以,学历史的,尤其是学古代史和世界史的,要比像我这样学文学的靠谱,也比一般学哲学的靠谱。没有证据的话,他们不会说。以论带史,更是史家大忌。先入为主,主观臆断,结论在前,在史学界都是违反职业道德的。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历史学家一般更愿意描述“是什么”,而不愿意回答“为什么”,哪怕仅仅是为了避嫌。

这很让人尊敬,但也遗憾。

没错,在尚未掌握大量证据,甚至在尚未接触史料之前,就先验地设定一个框架,然后按照某种所谓“范式”去进行撰述,是危险的。历史不是布料,可以随便裁剪。历史学也不能是“布店”,或“中药铺”。没有人能把整匹布披在身上。把“药材”按照一定的顺序放进一个个小抽屉里,标明黄芪、党参、当归、白术等,则充其量只是“数据库”,不是“历史学”。

因此,反对“以论带史”,不能因噎废食到不要史观。事实上,一个伟大民族的文明史,也一定同时是她的观念史。正是观念,或者说,价值取向,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文明道路。观念的更新或坚守,则构成历史的环节。这些环节就像古埃及的“诺姆”(部落和部落国家),被尼罗河联成一串珠链。

观念,就是尼罗河。

从发源地到入海口,构成价值观发展演变的河床,则是逻辑。

与逻辑相一致的历史,是“真历史”。按照真实逻辑来阐述真实历史,就叫“思辨说史”。这样一种撰述,哪怕文字的表述再文学,骨子里也是哲学的。显然,这需要史观,需要史识,需要史胆,甚至需要直觉和灵感。

也许,还需要天赋。

当然,也需要启迪。

2.启迪

启迪来自方方面面。

与专业的历史学家不同,我更喜欢琢磨“为什么”。除了天性以外,也多少受好朋友邓晓芒的影响。晓芒是超一流的哲学家。20世纪80年代初,我和他一起做中西美学比较,便讨论过中西文化的本质区别。也就在那时,晓芒提出中国文化的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内核是“个体意识”,两种文明也各有两只翅膀,即文化心理的“互补结构”。内核的说法是邓晓芒的创新,互补结构则受到徐复观、李泽厚和高尔泰等先生的启发,思想源头更要追溯到尼采。

小漂亮俘获病娇大佬后,被撩哭了  五年又十年  师父求放过  被遗弃十八年后重返豪门  [ABO]被顶级Alpha圈养以后  不做包子好多年  十三幺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满袖天风  伪恋  赛博女仙  木系异能者的六零生活  私人专属信息素  看见弹幕后我选择叛出师门  重生后我养大了造反将军  重生之竹筠  老攻以为我被催眠了  极品桃运司机  离婚合约  师弟有病  

热门小说推荐
卿卿神君别渡我

卿卿神君别渡我

她追了他几千年,走他走过的神山,去他到过的凡间,最终与他并肩而立,创下万世江山,他却一柄神剑,让她魂飞魄散。人人都说她入了魔,她是魔。白瑟你是谁?不记得了?如此也好。他走了,走到一处墓碑前,看见了远远的她,他笑了,笑着同她告了别,然后,他的躯体连同他远古的魂魄消散在了茫茫天地间。从此世间再无拂弦。如果您喜欢卿卿神君别渡我,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重生空间之农门嫡女

重生空间之农门嫡女

她穆天灵本是相府嫡女,因一块凤灵佩,被赐婚太子。却在大婚当日,堂妹穆天欣替婚,她被堂妹穆天欣囚禁,用尽各种酷刑折磨,只为得到那一块凤灵佩来人,将她抽筋拨皮,弃尸荒野。姐姐,你可别怪我狠,这是太子的意思,凤灵佩太子是要定了,姐姐还是快交出来吧,免得受皮肉之苦。啊啊穆天灵感受下着那些人用刀将她的皮肉拨下,她只是笑,笑着咽下最后一口气。轮回路,却在奈何桥前被一股莫名吸力,吸入异世她在异世成了一缕千年幽魂。在异世游荡千年,却无意间路过一个破庙,突然被金光笼罩,再睁开眼她回到了前世的时空,她借尸还魂,成了一户农家的八娘穆紫嫣如果您喜欢重生空间之农门嫡女,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开局签到九转金丹

开局签到九转金丹

穿越九洲大陆的刘昂,开局就获得九转金丹成为金仙,在九洲大陆收徒传道搅动风云的故事。无敌文,主角老爷爷流,大杂烩,偏日常如果您喜欢开局签到九转金丹,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窃天之人

窃天之人

窃天之人简介emspemsp窃天之人是骑马采红杏的经典其他类型类作品,窃天之人主要讲述了小盗,偷鸡摸狗,大盗,珠宝玉石,而我,要窃取这天命!命运,就骑马采红杏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其他类型。禁忌书屋提供窃天之人最新章...

我的女儿居然是重生者

我的女儿居然是重生者

陈辰,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26岁,双亲健在,有一个温柔善良的老婆,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儿,日子虽不富裕却十分幸福美满突然平平淡淡的生活被打破了某一天下班回家,他发现自己能听到女儿的心声并且,女儿竟然是个重生者于是,一切从这一天开始变了ps平行世界,请勿代入,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果您喜欢我的女儿居然是重生者,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丞相大人不好撩

丞相大人不好撩

谢虞欢这辈子做的最疯狂的一件事就是在自己还是皇贵妃时在亲妹妹的洞房夜里睡了新郎。新帝登基,怀中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她将是朕唯一的子嗣。群臣惶恐,皇上,万万不可啊。而孩子的生母却无人知晓。后来,帝王身边多了一个女子,传闻那女子疯癫无常。她在声色犬马的乱世步步为营,从少年将军到两朝为后。她的一生,堪称传奇小剧场月黑风高夜,正是撩人时。某女伸着纤纤玉指轻轻划过某帝的前襟,媚眼如丝,吐气如兰,皇上,臣妾不比奏折好看?某帝正襟危坐,凤眸微眯,怀孕了也不老实?夫君~某帝抱住某女往龙榻走去,今晚你上,我下。如果您喜欢丞相大人不好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